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網路開店系統比較 - B2B & B2C

以前做外銷(電商),台灣廠商大多選擇大型綜合電商平台,如B2BAlibaba與台灣經貿網,或是B2CAmazonebay作為起點。但近年來,不少外銷業者選擇自營網站的網路開店系統如ShopifyShopline來建置外銷官方網站,將過去只是展示公司聯絡資訊的官網,直接升級為高度客製化、有購物車、串金流物流的品牌外銷電商官網。

哪一種通路適合? 大型綜合電商平台 vs 網路開店系統 vs 自架網站?

首先你需要評估自身的需求包括以下5點:

  1. 大型綜合電商平台或是自己串金流物流的官網?或是二者都要做!
  2. 如果要自架官網,是否要使用網路開店平台來縮短設計時間與費用(像是Shopfy或Shopline)?
  3. 官網形式是完整電商網站、一頁式網站或需要有APP程式的官網?
  4. 你的官網需要安裝聊天機器人、串接Line和Facebook等客服系統嗎?
  5. 哪一個網路開店平台規格與費用符合你的需求。

接著,就跟著步驟一步步地評估適合你的網路開店方式吧!

大型綜合電商平台 VS 自架網站平台優缺點比較

許多廠商在做跨境電商時,通常會考慮兩種通路:

1. 大型綜合電商平台
2. 自架官網串接金物流的網站。

雖然國際電商大型平台如Amazon的月費低,但是物流系統Fullfillment by Amazon (FBA) 寄倉費高,且並不是刊登在平台上就會帶來銷量,前期需透過站外引流、站內廣告等全方位的網路行銷佈局,才有機會讓自己的商品在一片商品海裡被海外的消費者看見。

對於商品利潤低或不想支付高額寄倉費用、希望與顧客有更高度互動的廠商,通常會選擇先做自有品牌的外銷官網。

下圖可以看到以大型綜合電商平台和自建網路開店平台的優缺點比較。


 


 

工具沒有好壞,只看你如何使用跟想要達成的目標,甚至你也可以在經營自己的電商官網的同時上架平台,交叉使用不同的管道,把你的銷量跟市場最大化。

目前,若想要進軍歐美等電商較成熟的國家,台灣的廠商多半會以Amazon為外銷B2C電商平台的首選,而在汽車零配件產業或是喜歡購買二手商品自組的消費族群等業者,則可能搭配eBay作為跨境電商的第一步。

當然,也有少部分的廠商會同時經營Amazon和eBay這兩個平台。

因為對業者來說,大型的跨國平台就像是他們24小時的產售中心,藉由平台上的產品頁面資訊,能讓世界各地的潛在買家更容易找到他們家的產品,甚至透過B2C的平台露出和銷售找到B2B的合作對象(Amazon其實也有B2B功能,賣家可以自行在B2B的頁面提供議價和折扣等方式讓潛在企業買主挑選)。

 

而Amazon驚人的物流服務也節省了賣家從自己的國家出貨,而無法順利落地其他國家的後續客服問題。

目前,亞馬遜物流開通FBA全球配送的站點包括Amazon發跡的美國,以及在2018年搶下第二大銷量的日本(原為德國)。

消費者不論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只要亞馬遜可以到得了的國家,賣家有在Amazon後台勾選全球配送,都可以買到在Amazon上賣的商品。

此外,Amazon的物流系統也可以直接串連eBay和Shopify的出貨。

註:Amazon的一站式服務,讓賣家在商品落地主要國之後,直接運送到亞馬遜倉庫。透過亞馬遜物流系統FBA(Fullfillment By Amazon),當消費者從網路上訂購並期望配送到自己的國家時,撿貨、包裝、配送、客服與退換貨就都是亞馬遜的事了!

 


 不過,當廠商通常在平台經營到有所起色時候,會發現平台的費用太高了,不管是倉儲費或是廣告費,因此在後期就會將Amazon作為輔助銷售的管道,以其他自營的通路如官網、線下零售等,以帶來更高獲利。


操作的方法通常有幾種,以下舉一種做示例:

讓消費者自己選擇在哪一個通路購買。

當消費者搜尋發現品牌在自營官方網站或是其他通路,甚至是實體門市有較多品項選擇或更低價格時,消費者可自行選擇透過有保障的亞馬遜快速到貨、免付運費等Prime會員優惠方案購買,或者用相對低的價格在品牌的官方網站購買。

如此一來,廠商可以減少在Amazon平台上的抽成費用,也能在自建的網站或平台上加入行銷追蹤工具,像是Facebook PixelsGoogle Analytics,準確追蹤記錄消費者的網路購物習慣,進而優化網路行銷的效益,透過再行銷、Email行銷、聊天機器人行銷等方法,提高回購率。

 

品牌外銷官網平台系統介紹

1. Shopify

成立於2004年的Shopify是一間加拿大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包含主機代管、網站設計、訂單管理、金流物流、CRM客戶管理與銷售數據分析。

Shopify作為專業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軟體開發商,提供品牌電商網站高度客製化功能,你可以自己設計版型、也有非常多的第三方APP擴充套件可下載來輔助銷售,像是使用Shopify內建庫存管理、物流與價格設定、銷售數據追蹤、支付整合功能等,方便管理。

最重要的一點是,針對有做Amazon亞馬遜外銷的廠商,能夠直接在Shopify內串接你的Amazon帳號,除了可以同步上架,直接將Shopify網站上的產品listing直接同步到你的Amazon產品listing。還可以整合物流,在自己網站上運用Amazon FBA物流出貨給消費者。

至2018年10月Shopify有超過60萬用戶,知名用戶包含Tesla特斯拉電動車、Red Bull紅牛提神飲料。其相關應用程式類似於Wordpress有許多應用工具,應用程式的相容性也遠高於其他平台,廠商有更多客製化的選項。

可惜的是,Shopify主要是歐美自架電商網站的霸主,因此管理介面與客服都以英文為主,對於英文能力不好的廠商,可能會有點障礙。好處如前面提到的,如果做跨境市場,可以串接Amazon的物流FBA,協助跨國的配送。

2. Shopline

成立於2013年的Shopline,曾獲得阿里巴巴創業資金的投入,可以說是亞洲版Shopify,也是中文市場內最大的開站平台。截至2021年6月,全亞洲約有25萬名用戶,主要以香港與台灣市場為主,知名用戶包括Studio A、宏佳騰機車等。

Shopline最大的特色,就是提供與Google廣告的串接服務,只要儲值好廣告金,即可透過平台操作Google廣告,不需額外找廣告投放公司。

3. 91App

跟Shopline同年成立的91App則是台灣本地電商平台,服務超過 10,000 家品牌,主要以台灣市場為主,固有許多台灣品牌已熟悉91App的後台系統和操作。91App特別強調O2O,整合官網、APP跟實體店面,客戶可以把APP當作會員卡。在台灣還有串連line LINE 購物,商品免人力自動上架,自動曝光。知名用戶包括,飛利浦、東京著衣、小三美日。

4.Cyberbiz

主打購物官網、門市POS系統、倉儲物流配送一站服務的開店平台,Cyberbiz一樣是以台灣市場為主,但有開放較高客製化功能如更換主題模板或自行修改商店外觀的 CSS 語法,可在前台呈現英文或其他語系來做跨境官網,目前也推出海外物流配送的服務,知名用戶包含韓國正官庄、奧黛莉內衣。

5.waca

根據天下雜誌2015年的報導,垂直網購平台前5強,就有四家使用哇寶WACA的服務。WACA特別強調租約自由、機能彈性、自主性高、免交易費,尤其有8年大量EDM經驗,每月發信量超過5千萬封,對於會員可以再行銷。知名用戶包含Roots、lativ、OB嚴選。

6. Meepshop

MeepShop的宗旨是提供簡潔易懂的網站設計介面,讓開官網就跟開部落格一樣輕鬆,使用者可以自行拖曳板塊至理想位置,提高客製化選項,也提供各式加值API,還可以與Facebook直播串接,消費者可以在看直播的同時下單。目前支援中、英、日、越南文四種語言,知名客戶部落客花猴時尚品牌官網、女鞋品牌達芙妮,目前約5000位客戶。

7. Easy Store

Easy store目前服務超過 30,000 家品牌電商,主要服務市場是台灣,知名用戶包含白做研究所、Cozy Casa、My Glück。

外銷官網系統比較


商店前台比較

 行銷功能比較

基本上高價方案幾乎都有含這些功能,所以介紹一些比較特別的行銷功能。

  • facebook商店開店:91App、Shopify、Shopline、WACA、Cyberbiz可在官網上產品,並同步到facebook商店。
  • google商城:只有Cyberbiz、waca可在官網上產品,並同步到google商店,不過這目前不是主流。
  • line購物商店:針對台灣消費者,91app、Cyberbiz可以同步到line購物商店。
  • 聯盟行銷:Cyberbiz、Shopify、Shopline則是使用聯盟行銷,這是可以利用網路上的KOL,例如部落客、網紅、youtuber幫忙推廣,若有賣出,再給推廣者一定比例的推廣抽成佣金。
  • LBS門市推播:針對有實體門市的品牌,91APP顧客接近門市半徑 800 公尺範圍內則會收到預先設定好的 App 推播訊息或是優惠券資訊,將線上客戶引領到實體店面進行體驗與消費。

因為meepshop和Easy Store的官方網站上資訊相對有限,又客服比較難聯繫,故以目前(2018.10)蒐集到的資訊為主提供。

 

 金流物流比較

Q1:是否可使用PayPal?
可使用PayPal:Easy Store、Shopify、Shopline、Cyberbiz、WACA*(2018.12更新)
不可使用PayPal:91App、meepShop

Q2:希望能串連Amazon的物流服務?
能串連Amazon:Shopify
不能串連Amazon:91APP、Cyberbiz 、Easy store、meepShop、Shopline、WACA


 

小結:

相信你在看完以上比較表和幾道選擇題後,會比較有挑選網路開店平台的概念。

若想要作跨境電商的品牌,網站能使用英文介面或是多語系介面是很重要的,尤其歐美消費者有他們所習慣的介面和流程,因此在選擇自架網站的開店選擇,會傾向透過Shopify、Shopline,也因為他們提供更多國際交易的付款串接方式如PayPal

各家平台在行銷推廣功能大同小異,但有聯盟行銷的開店平台如Cyberbiz、Shopify、Shopline,可以成為吸引國外KOL幫忙撰文分享的誘因。

最後,售後客服的問題也不能忽略。擁有海外客服與海外退換貨都必須考慮到逆物流及外語的客服能力。

由於平台的功能會隨著時間更新,再加上有些平台的資訊在網站上公布的細節較少,若對該家平台有興趣,建議還是到官方網站或是參與相關的座談,以便對每個架站工具與平台有更細節的了解。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Facebook廣告成效不好?廣告頻率(Frequency)你掌握了嗎?

 

當你在下Facebook廣告的時候,你最需要監測的內容是什麼來管理你的廣告活動呢?當然最基本的是CPA(Cost per Action)和Cost per Click。但是CPA和CPC無法告訴你廣告活動成效好壞的原因。

所以,光是觀看廣告活動的CPA和CPC當然是不夠的,還要搭配看點擊率、轉換率、廣告出現的頻率等各項數值。而這邊要特別強調的部分是「廣告出現的頻率」(Frequency)。

 


廣告的出現頻率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呢?
  • 曝光次數(Impression):你的廣告暴露在使用者面前的總次數
  • 觸及(Reach):不重複訪客看到你的廣告的人數
  • 頻率(Frequency):你的廣告平均讓一個人看到的次數

簡單來說,頻率是曝光次數除以觸及率。

當然這只是「平均數值」,比方說你用曝光次數除以觸及的結果是2,但並沒有辦法保證每個獨立的訪問者都會看到你的廣告2次,有些人可能看到3次,有些人可能看到1次,所以平均而言是2次。但你不需要知道精確的數值,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數值。

 
那為什麼知道「頻率」,對你的廣告活動優化很重要呢?

根據Comscore的統計資料顯示,網路使用者平均每個月暴露在1, 707個banner廣告中,也就是說使用者平均每天會接收到約莫60個banner廣告(橫幅廣告),但是只有不到3%的使用者認為廣告內容和他們的興趣相關。

在廣告如此氾濫的時代,當你的廣告出現頻率越頻繁的時候,也就是不斷讓同樣的消費者看到你的廣告時,他們很有可能也會直接跳過你的廣告內容,看都不看,對你的廣告視而不見,而這不僅會降低廣告效果,降低點擊率,甚至還會增加CPC和CPA。這個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Banner Blindness(忽視橫幅廣告)。為了避免讓資訊超載,人們會自動產生這樣的防衛機轉。


 

所以近年來你也可以看到有許多阻擋廣告的擴充工具(Ad Blocker)紛紛出現,有些甚至提供重度使用者付費方案,讓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時,能夠免於被這些廣告打擾。

 

想一下,如果是你看到同個廣告5次、6次、10次,即使你對該品牌的商品或服務很有興趣,你也曾經點過那則廣告了,或是你根本就不在意那個商品或服務,而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日復一日在閱讀或搜集資訊時,看到你的塗鴉牆不斷出現同樣的廣告,難道不會覺得很煩嗎?

這當然會降低你的廣告成效表現,更糟的是,很有可能讓原先對你的品牌有好感的消費者產生厭惡的感覺!

傳統的廣告研究顯示,廣告暴露在主要目標客群中的最佳頻率至少要3次,才能將它們導進購物的流程,甚至有些人會說,要讓同樣的廣告不斷地出現,直到真正「打」到消費者才能收手。不過這對臉書的廣告活動來說,很有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根據AdExpresso在500個廣告活動裡面整理出來的結果,你會發現,當廣告出現的頻率平均達到9次的時候,比起一開始的廣告活動,CPC會增加161%,轉換率也隨著廣告出現的頻率而遞減。


 

不像傳統的廣告,臉書的廣告互動性是非常高的。臉書的使用者可以給予廣告內容回饋,而當使用者給予負評時,你的相關性分數就會下降。有些業主每天都播放同樣的廣告內容給同樣的使用者,而這將會大大影響使用者相關性分數。

 

當使用選擇將廣告隱藏時,Facebook會進一步地詢問使用者為什麼要將該則廣告隱藏。當他們選擇「Not Relevent to me」廣告內容與我無關的時候,你的臉書廣告相關性分數就會下降。相反地,當人們涉入你的廣告內容時,相關性分數則會因此提升。如果你的廣告內容相關分數很高(10是最高),你的廣告跟其他競爭的廣告都投放給同一群類型的消費者時,你的廣告露出率就會相對來得高,也因此能降低的CPM和CPC。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那要讓廣告出現的頻率在幾次是比合理的呢?或是廣告出現幾次,可以獲得最大的廣告效益?

這裡我們同樣無法告訴你一個標準答案,因為這會根據產業和你的毛利而有所不同,像是有產業的毛利很高,那麼可能盡量地觸及越多客戶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同樣一個廣告,相對出現的頻率或許就不是那麼重要。

有些人建議臉書的廣告出現頻率盡量小於等於2次,有些則建議廣告出現頻率不要超過3.4次。從上圖AdEspesso的統計結果來看,也會發現當出現頻率超過4次之後,CPC增加的比率是驟增的。

建議如果是出現在主要的動態牆上廣告,出現的頻率確實不要超過4次尤佳,但若是在右邊側欄的廣告,出現頻率則可以到8次(因為相較之下,使用者容易忽略右邊側欄的廣告)。

在廣告的後台,你可以在預算中進階選擇廣告投放的競價方式,將設定改為每日不重複觸及(Daily Unique Reach),以控制貼文的出現頻率。不過相對應的缺點就是它實際會跳出在主要目標客群眼前的機會沒有使用另外兩種廣告投放的方式來得高。

 

而事實上Facebook演算法的設計也會讓你的廣告暴露在同樣一個使用者的面前3~4次之後,自動下降出現頻率。若是以曝光次數(Impression)作為廣告競價方式,Facebook也一樣會限制一天的曝光次數:粉絲的曝光次數不可超過4次,非粉絲的曝光次數不可超過2次。不過當你投放廣告的族群少於5000人,則不適用這個規則。

那要如何監控廣告活動的頻率呢?

只要你的廣告有在持續地進行,那麼你的廣告出現頻率勢必會增加,以下提供3個方法可以讓你掌握好廣告的出現頻率:

 

1. 在你的預算和你的廣告活動中的族群數量找到平衡點:

假設你一天有10美元的預算,就算你投放廣告的主要目標客群數量不大,它仍然需要一些時間才會提升廣告暴露在主要目標客群眼前的頻率;相較之下,如果你一天有上千美元的廣告預算,你則需要鎖定更大的觀眾來讓廣告觸及率能夠最大,也才會讓同一則廣告出現在同一個消費者眼前的頻率降低。

  

2. 以2為分界點:

當你的廣告出現頻率次數在2次左右時,開始更詳盡地去監測你的廣告活動。如果廣告成效表現太差,你可以採取以下2個行動:

(1)更改你的廣告設計,可能試著朝不同的價值取向,來吸引人們的目光;

(2)停止原先的廣告活動,鎖定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族群類型。

約莫在過了一個月之後,你可以重新再開始投放廣告到原本鎖定的目標客群,這樣一來的廣告成效表現或許會比較好。

 

3.排除那些已經轉換過的族群:

有一件事情是,比起你將廣告展現給那些完全沒有興趣的人看到還要更糟的:持續放送同樣的廣告給那些已經購買你的商品或服務的人。

廣告頻率過高不僅僅會讓使用者生氣,如此一來,更是惹惱了你的消費者!記得在設定廣告活動時,使用自訂目標族群來排除那些已經購買你的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除非你想要進一步的追加銷售(Upselling)其他的商品。

想想,如果你在某個電商網站上已經買了一雙慢跑鞋、一件慢跑短褲和運動內衣,你在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想買一雙慢跑鞋吧?如果品牌一直跳出慢跑鞋的廣告,你會不會有「怎麼又是你」的這種感覺呢?

你的廣告活動成效表現不好嗎?不要再只看CPC和CPA了!要讓廣告效益最大,記得要監測每個廣告活動的出現頻率以及相關性分數。舉例來說你可以在每個廣告活動頁面檢視,當出現頻率次數達幾次時,你的相關性分數開始下降。而為了能讓廣告成效最佳化,再進一步調整你的廣告內容。當然,廣告出現的頻率和相關性分數並不是廣告成效表現的唯一指標,但若好好監控的話,一定讓你的廣告成效更好!